本文為–桃園市品牌學校實務篇–文本
展翅翱翔 卓越青埔
一、光陰的故事
青埔國小創立於民國35年12月,原為桃園縣中壢鎮新街國民學校青埔分校,於民國39年8月正式獨立設校更名為青埔國民學校,民國57年9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更名為青埔國民小學,設校迄今已逾七十餘年。青埔國小位處中壢與大園行政區交界地帶,學區原屬農業地區,民風純樸,七十餘年來在歷任校長及教職員工的戮力經營及家長會與地方士紳的支持下,奠定良好的基礎。學校秉持「希望」、「快樂」、「成就感」的教育願景,讓學生從喜歡上學到快樂學習、適性成長,最後都能夠具備適應未來的能力,也深獲家長的肯定。
青埔國小獨立設校時,因部分校區建築物座落基地產權屬縣府時期之中壢市公所,非屬學校自有產權,故校舍建築無法更新,只能針對教學設備進行修繕與維護,適逢90年代桃園高鐵特區都市計畫推動,青埔地區進行大規模土地徵收開發,青埔國小未遷校且於原校地旁邊新增規劃了1.5公頃的新校地,也為學校帶來轉型發展的契機。
二、老校蛻變.青埔新生
隨著桃園高鐵特區都市計畫的完工及高鐵通車,青埔地區人口數逐漸回流成長,青埔國小原有老舊校舍除校舍空間不足影響學校多元課程教學發展外,建物長年使用衍生水電管線複雜及結構滲水安全不足公安疑慮,故於103年立案推動青埔國小校園整體規劃暨第一期校舍工程案,總計畫經費新臺幣2億5,000萬元,也就此揭開青埔國小快速成長轉型的序幕。
學校校園整體規劃及其第一期校舍工程的推動,屬學校校務發展重中之重的課題,我們認為是全校親師生都該重視及一起參與關心的課題,因此在辦理甄選委任建築師時,廣納家長、師生對於學校空間配置、校舍工程設施設備的期許與建言,以作為甄選委任建築師之需求說明及未來校舍規劃設計的發想與參考。
青埔國小第一期校舍工程規畫設計以象徵「童年、未來、科學、詩意、快樂」的「紙飛機」意向設計,除滿足師生辦公教學與生活學習環需求外,特別融入早期青埔地區的傳統農業區、桃園航空城國門之都等相關元素進行校舍整體空間規畫,同意亦兼顧節能、自然採光通風、雨水回收、基地綠覆率等綠建築概念來進行第一期校舍規劃設計,茲介紹說明如下:
- 自然物理環境面向
- 風向
藉由學校校舍整體規劃的機會,重新檢視思考學校基地周邊自然環境,在風向部分考慮青埔地區屬重劃區、空間開闊故於冬季時節東北季風強烈吹拂,因此新建校舍建築方位配置採背向東北方辦理以阻隔東北季風,校舍南北向的規劃於夏季時節因西南風氣流流動,亦可達室內良好通風之效。
青埔國小校舍建築採背向東北方配置示意照
2.自然採光
於新建教室部分,因校舍建築採用南北向配置對應日照角度,輔以採低抬度深開窗方式辦理,可有效引進足夠日照光線。
教室採低抬度深開窗方式設計增加引進日照光線
於學校校舍公共空間部分,學校在行政大樓四樓建置大面積玻璃採光罩引進自然採光避免建物公共空間昏暗以節省照明燈具開啟之電費支出。
青埔國小行政大樓四樓建置大面積玻璃採光罩引進自然採光增加公共空間照度
另學校亦針對廁所、梯間及走廊等公共空間部分,靈活運用金屬百頁、格柵、空心玻璃磚、空心磚及大面積鋁窗增進校舍公共空間自然採光並兼顧色彩配置
青埔國小二樓層以上走廊女兒牆配置空心磚、玻璃空心磚輔以部分彩色玻璃磚進行跳色
增進自然採光並豐富校舍色彩元素
青埔國小校舍樓梯間規畫大面積鋁窗增進梯間自然採光並配置金屬百頁與格柵
促進梯間空氣流通改善悶熱不適情形
青埔國小電梯口設置透光玻璃空心磚增進採光
青埔國小廁所靈活搭配金屬百頁、玻璃磚及空心磚增進自然採光,通時強化廁所
內外空氣流通,減少異味
青埔國小正校門造型機翼雨庇上方配置金屬格柵增進自然採光與通風
- 校園音環境
為減少學校周邊道路交通繁忙所衍生之車流噪音影響師生課程教學,故規畫校舍工程時採校舍基地退縮作為校外人士及學童通行用人行道,輔以灌木搭配喬木之複合式植栽計畫,有效阻隔外來噪音並淨化空氣品質。
青埔國小校地退縮作為校外人士及學童安全步行步道使用
(黃色標線以內屬學校校地)
青埔國小以灌木搭配喬木之植栽種植配置以有效阻隔校外道路車流噪音並
淨化空氣品質
- 校舍教室定位分區管理及動線規畫
於學校校區教室規畫配置方向,考量行政管理之便捷性並避免專科教室上課(如音樂課)對於普通班級教室課程教學的影響,將校舍畫分為行政服務空間區、教學區及專科教室區,另為利校內師生雨天於各棟校舍建物移動,行政與教學區間均有走廊相連,垂直動線部分設置於水平動線之中點或端點方便人員使用。
青埔國小校舍建築間均置有廊道相連,可使校內師生於校內移動行走不受天
候影響
- 生活學習需求部分
校舍建築空間及附屬設施設備存在的價值在滿足校園師生辦公教學與生活學習上的需求,青埔國小於推動校舍工程計畫期間廣納親師生建言與發想並將可行方案具體落實,茲說明如下:
- 營造友善安全的校園環境
本校於辦理校舍工程期間,為兼顧人員安全、空間環境設施便捷使用以營造溫馨友善的無障礙校園環境,辦理無障礙法規及車行動線檢討並於公共空間普設休憩長椅、建置家長接送避車彎以具體實施。
青埔國小運用校地退縮設置避車彎供家長接送學童上、放學使用,打造
學童就學安全廊道
青埔國小車行動線檢討,採人車分道規畫設計,教職員行駛獨立車道出入地下室
車場,學童則由大門進行上、放學確保行人安全
青埔國小校內外公共空間建置休憩長椅區服務校內外親師生以營造友善環境
青埔國小校舍空間規畫作業依建築規則及無障礙法規進行檢討,以營造友善校園空間
- 有效融入學校周邊元素進行校舍色彩計畫及推展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青埔國小於辦理新建校舍工程階段,即規畫納入學校周邊自然地理與人文環境相關元素如青塘園、高鐵桃園車站、機場捷運、桃園機場及早期青埔地區傳統農村意象發揮巧思作為校舍色彩計畫的一環並作為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案的發想,具體落實作法說明如下:
- 校舍樓層廊道分層建置不同主色之矽酸鈣板造型天花,以收納機電纜線線槽增進公共空間美感,1樓為青埔地區早期農田意象之綠色系、2樓屬鄰近學校的台灣高鐵桃園車站橘色代表色、3樓為象徵桃園機場藍天色系、4樓則為象徵機場捷運之紫色系。
青埔國小校舍建築分樓層建置主色系廊道天花以對應學校周邊環境元素
- 於教室設置展示玻璃櫥櫃呈現學生學習成果
青埔國小教室普設學生學習成果展示櫥櫃陳列學生作品
- 結合公共藝術設置案建置特色校門與造型公仔
學校於推動新建校舍工程時,依據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與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相關規定辦理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以「帶著夢想的紙飛機」為題融入青埔地區青塘園及桃園航空城意象建置特色主題校門及學校吉祥公仔「小青、阿埔」
分享簡報